2020-05-30
“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飛,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時候。”
——電影《阿飛正傳》
這段電影臺詞拿來形容企業家是再合適不過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企業家”這三個字不僅代表著光榮與夢想,更承載著壓力與責任。
一個企業家的背後是幾百上千名員工,更牽扯著千千萬萬個家庭。企業發展得越好,企業家的責任越重,這條路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歇。他們也就變得不敢病、不敢死了。
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
正如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所說, 一旦成為一名企業家,便意味著他的一生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再也不得輕鬆。
企業家往往承擔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他們大多是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只睡四五個鐘頭,最後積勞成疾還要硬撐著,不肯說一聲累。
企業家背負的精神壓力更是常人難以承受的。市場變幻莫測,機會轉瞬即逝,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錯。長期背負的期望、壓力過多,讓企業家很容易患上抑鬱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經有1200多名企業家因為擺脫不了心理障礙而自殺身亡。
在華為創業維艱的時期,任正非“有半年時間都在做噩夢,半夜常常哭醒” ;陳天橋生重病後,坐飛機或一個人待在酒店都有瀕死感;郭家學背負48億債務,想自殺卻發現自己已悲催到求死不能的地步。只因員工對他說:
如果你死了,你就把所有為了夢想而追隨你的同事們都害死了。你死了,父母兄弟孩子的痛苦你想過嗎?那麼多幫助你的朋友的感受你想過嗎?你死了,幾萬名員工的飯碗怎麼辦……
是啊,身上寄託著如此多的期望,生命早已不只是一個人的。
但不是每個企業家都能撐過這樣的艱難。據統計,每逢宏觀環境趨冷、出口不景氣、銀行收貸、民間借貸崩盤、反腐高峰,都會出現大量企業家跑路、自殺,或者遭遇暴力傷害的事件。
企業家身上的“四座大山”
企業家是剛強的,他們像大樹一樣庇護著所有人;企業家也是脆弱的,他們死扛著四座大山,步履沉重地向前走著。
1.處理政商關係
政商關係問題是最易導致企業死亡的原因。
中國的商業環境中存在著兩種資本形態的企業,一種是國有資本,一種是民營企業。
在很多領域,國有資本都處於壟斷地位,而民營企業即便做得再好,也只能“跑跑龍套”。
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著“官本位”的思想,許多官員對民營企業家頤指氣使,百般刁難,不扒下企業家的一層皮不甘休。尤其是公有資本參股地方大型民企的情況,這其中的權力平衡真是步步驚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萬劫不復。
2.內部管理跟不上
中國有超過2000多萬個中小企業,這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它們在創業初期的一切導向就是活下來,因此往往忽略了人才管理制度的建設。
很多民企的一把手都大權在握,事事親力親為。對創始人的嚴重依賴加劇了企業的風險。
3.創一代沒有做好交接班
根據“新財富500富人榜”的資料顯示,我國50歲以上的民營企業家占比67%。未來五到十年內,我國將有300萬家民營企業面臨接班換代的問題。
但當大部分創一代開始意識到接班的問題時,時間已經不太來得及了。一般民企接班換代的最常見的模式就是選擇家族內部的人接班,如新希望的劉暢、娃哈哈的宗馥莉、碧桂園的楊惠妍。但也有的二代未必願意接班,比如曹德旺的兒子曹暉。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家選擇職業經理人的接班模式,如柳傳志把聯想的接力棒交給了楊元慶,王石把萬科交給了鬱亮等等。
4.外界輿論與資本的壓力
現今的資本市場下,上市企業董事長的身體狀況,跟公司的股票是直接掛鉤的。因此,保持健康不光是對自己和家庭的負責,也是對員工、投資人和資本市場的一種交代。
結語
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是九死一生的歷險過程。沒有一種向死而生的強大勇氣是無法堅持走下去的。
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們能注重自己的健康,學會疏導和寬容。也希望我們的政府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和諧的政策環境,解決市場公平准入、融資難等問題,釋放市場活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