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首批4個潮菜標準審查會昨天在汕頭舉行,鹵鵝、護國菜、紅炆海鰻和蠔烙四個特色鮮明、大眾喜愛、影響力大的潮菜菜品成為首批入選菜品。以飲食文化為基礎,以標準化為載體,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這對潮菜的發展也將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構建我國改革開放新格局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推動大灣區標準制定,對於實現以標準作為重要手段,推進規則銜接,加快實現粵港澳三地連通、貫通、融通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潮菜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潮汕文化的具體體現,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潮菜標準的制定,是落實省委三大民生工程即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工程的具體舉措。
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林倫倫說:“這三個方面都需要我們來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的潮菜標準。我們制定這個標準,一方面是規範行業的發展,另外一個方面是對我們的潮菜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同時,還對我們的培訓和潮菜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個標準制定之後,不是讓我們的潮菜千篇一律,而是讓我們最傳統、經典的潮菜做法更加明確。這樣,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做到創新發展。”
今年4月份,根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部署,由汕頭市品質技術監督標準與編碼所牽頭,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以及粵港澳地區的25家院校、餐飲機構、潮菜社團和研究機構31名專家組成了強大的灣區潮菜標準工作組,共同推進首批潮菜標準的制定。首批潮菜標準選取了業界公認潮汕地區具有代表性和傳承性的4個菜品,包括鹵鵝、護國菜、紅炆海鰻和蠔烙。標準編制過程得到省、潮汕四市市場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工作組充分聽取了潮汕四市和港澳地區餐飲行業的意見,對菜品的原料、製作工藝、品質要求等進行了詳細描述,並創造性地加入了菜品的起源、營養分析等輔助內容,形成了高品質的標準文本。
在制訂標準過程中,還組織汕頭、潮州、揭陽三地的高級技師親自掌勺,按標準規定的原料、程式、方法,精心製作了鹵鵝、護國菜、紅炆海鰻和蠔烙菜品,確定標準的可操作性。同時,將四樣菜品送檢,對所含的能量、水分、蛋白質、脂肪等13項內容進行技術檢測,確定安全性。
廣東烹飪協會潮菜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烹飪大師肖文清說:“我們潮菜這麼好,這麼有名,其實已經走向全國了,但是這個標準化的工作才剛剛起步。這一次不僅僅是汕頭、潮州和揭陽,是以大灣區的名義來做的。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是讓我們的潮菜走出潮汕,走向大灣區,走向全國和世界的機會。要這樣來理解它,就知道它是非常有重大意義的。”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以及來自粵東四市市場監管局領導及粵港澳餐飲界代表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了標準審查會。由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潮學專家林倫倫等粵港澳三地標準、文化、營養和餐飲方面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4個標準進行了全面審查,確認標準符合相關要求,予以審查通過。接下來,將在省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作為灣區標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擇日進行發佈。這次潮汕四市和港澳地區業界聯手參與制定粵港澳大灣區潮菜標準,對於傳承潮菜文化、樹立潮菜品牌、做大做強潮菜產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和“粵菜師傅”工程高品質發展將具有十分積極的助推作用。
市標準化協會會長洪東旭說:“接下來逐步要推出(其它)品種潮菜,我們要讓潮菜全面發展,就必須有一個標準化來規範。(如果)我們到國外,也要拿我們的標準化去規範我們這個行業。”
版權為汕頭融媒集團所有,轉載須經授權。
圖文/汕頭融媒記者 韓麗陶
編輯/佳文
編發審核/汕頭融媒集團融媒編發中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