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 7/2022

Posted by:世界粵菜廚皇協會 Posted on:8 月 3,2022

楊位醒提供 (只供參考)

1/7/2022
1) 全穀物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腹感、促進胃腸蠕動並有效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降低直腸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2) 多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比如紫甘藍、藍莓、葡萄、紫薯、茄子等,一般來說,顏色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抗氧化效果越強。
2/7/2022
1) 經常待在空調房內,容易導致水分流失,而吹風扇更易造成體液損失,因此需要多補充水分,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35℃~40℃的溫水是最佳選擇。
2) 日常飲食中,可以在主食中混入粗糧,比如,在蒸米飯時加點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煮白米粥時加一把紫米,磨豆漿時加一把燕麥;還可以用玉米、紅薯等代替部分主食。
3/7/2022
1) 肉在高溫炭火燒烤中,脂肪會高溫分解或聚合產生有害物,如致癌物苯並芘。對於酷愛烤肉的人,要控制進食數量及次數,並注意烤肉要避免在明火上直接烤制,同時多吃新鮮的蔬果。
2) 哈爾濱醫科大學團隊發表在《美國心臟協
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早餐後吃點水果、晚餐後吃點乳製品的“零食模式”,有助延長壽命,降低全因死亡風險。
4/7/2022
1) 晚餐吃太晚,容易增加尿道結石、糖尿病、胰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睡前4小時完成進食,是比較理想的情況,能給腸胃留有充足的時間消化,器官也能得到有效的休息。
2) 中醫則認為,楊梅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對於食後飽脹、飲食不消化等可起到一定的調理效果。
5/7/2022
1) 建議大家經常吃些水產品,一個禮拜兩三次為宜,最少也要做到每週吃一次,三文魚、黃花魚、小平魚等水產品都不錯。魚最好的吃法是清蒸或燉煮,儘量避免煎炸。
2) 大豆類製品的特點是優質蛋白質含量高,不飽和脂肪酸佔有一定比例。增加豆類的攝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動物性食物消費過多帶來的肥胖風險,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
6/7/2022
1) 不要喝太燙的湯,否則會傷害口腔和食道黏膜。研究發現,長期喝65℃以上的湯或熱飲料,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所以一定要把熱湯放到常溫再喝。
2) 出汗會損失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同時還會流失鉀。維生素C攝入不足影響免疫力,缺鉀則會導致肌肉疲勞、抽筋等問題。番茄、獼猴桃等酸味水果是鉀和維生素C的好來源。
7/7/2022
1) 記憶力的好壞與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有關,
應補充乙醯膽鹼。雞蛋、動物肝臟和豆類等富含膽鹼類物質的食物,能促進乙醯膽鹼的合成,幫助提高記憶力。
2) 易疲勞者首先要補充能量,多吃全麥主食
和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其次,要補鐵和維生素C。補鐵可吃牛肉、四季豆和菠菜等,補充維生素C則可以選擇柳丁、草莓、番茄等。
8/7/2022
1)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氣候炎熱,汗出較多,可多食用瓜類食品。比如絲瓜、冬瓜、黃瓜、葫蘆瓜等。
2) 小暑天氣酷熱,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急
躁焦慮,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中醫認為,小暑要養心,要做到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
9/7/2022
1)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水果和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把水果當成兩餐之間的加餐,更有利於平穩血糖。這樣既不會使餐後血糖上升更多,也不會因為饑餓而造成第二餐之前出現低血糖情況。
2)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500g,深色蔬菜應占1/2。中晚餐時每餐至少有2個蔬菜的菜肴,適合生吃的蔬菜,可以作為飯前飯後的“零食”和“茶點”。
10/7/2022
1) 多攝入多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大量研究資料證實,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模式(白土豆除外)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可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2) 健康飲食建議每週至少吃一次魚。最好選擇富含脂肪的魚,例如鮭魚、沙丁魚、鱒魚、金槍魚和鯖魚,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
11/7/2022
1) 豆醬含鹽量較高,過量食用會帶來高血壓
風險,但可以代替鹽和味精,能起到“減鹽加營養”的保健作用。可以直接蘸食黃瓜、大蔥、蘿蔔等果蔬。
2) 鉀在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降低血壓、維持心肌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體如果缺鉀,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厭食、噁心、嘔吐、氣脹等。補鉀食物黃豆、黑豆、芸豆、蠶豆、口蘑、紫菜、銀耳、竹筍等。
12/7/2022
1) 進餐時,聽古典輕音樂。舒緩的古典音樂、輕音樂能促進食欲,有助消化。原理是這類音樂能放鬆情緒,並作用於下丘腦,從而促進食欲。
2) 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會在無形中加快淚液蒸發,從而導致幹眼。此外,看螢幕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也不利於淚膜的補充和更新。辦公時,記得提醒自己增加眨眼頻率,建議每分鐘4~6次;減少手機、電腦螢幕使用時間,避免關燈玩手機。
13/7/2022
1) 穩定情緒,儘量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充足的睡眠也能給心腦血管“解壓”,白天可以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午睡,有助血壓、心率的穩定。
2) 發表在《迴圈》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為,好膽固醇能增強動脈去除斑塊的能力,讓血管更為放鬆,有助預防心臟病和腦卒中。
14/7/2022
1) 經常出差的人在外就餐很難做到均衡飲食,粗糧吃不上,奶喝不上,蔬果吃不夠都很常見。易缺乏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建議出差的人帶上水果 、牛奶 、雜糧麵包作為營養補充。
2) 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均為健脾利水之品,搭配粳米烹成粥食用,可使其微寒不至傷胃,健脾而不礙濕,是夏季淡滲清補之選。
15/7/2022
1) 暑熱高溫天氣吃冷飲,一般可選在飯後1小時或午睡後半小時吃冷飲為宜,帶冰塊冷飲宜下午3點左右喝為好,此時人體陽氣最旺,不易傷害身體。
2) 濕熱天氣常喝健脾粥。生薑三五片、淮山藥50克、粳米50克。將粳米洗淨後放生薑,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加入淮山藥後煮10分鐘,冷卻後即可食用。有健脾益氣、開胃止嘔的功效。
16/7/2022
1) 空心菜屬於深綠葉蔬菜,這類葉菜的顏色越深綠,其中的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B2、葉黃素、胡蘿蔔素、鎂元素等營養素的含量就越高。
2) 雜糧麵條如蕎麥、燕麥、黑米、薏米麵條。優點: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及酚類等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飽腹感更強。適合人群:肥胖、高血糖。
17/7/2022
1) 牛奶是最理想的補鈣來源,2022版本推薦每天相當於300~500g奶;喝的比較多,一天超過500g,建議選擇低脂奶、脫脂奶。鮮奶、常溫奶、優酪乳、乳酪、奶粉都補鈣。
2) 在家做飯要注意鹽、味精、醬油、各種醬等都含鹽,別重複加;可以選低鹽調料,比如低鹽醬油;多用蔥薑蒜、辣椒、胡椒、羅勒等香辛料給食物調味。
18/7/2022
1) 茄子富含花青素,尤其是茄子皮裡的花青素含量更高,有助於抗氧化、延緩衰老。中醫學認為,茄子屬於寒涼性質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有助於清熱解暑。拌茄泥的調味汁最好用橄欖油、芝麻醬、蒜泥和少許鹽。
2) 有機硫化物是洋蔥的主要辣味來源,研究表明,這種活性物質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並且還有降血壓、防癌等保健功效。洋蔥最好生吃或者短時間清炒,否則其中的活性物質會被破壞。
19/7/2022
1) 夏天暑濕困脾,人的脾胃功能較弱。建議:清淡飲食,多吃新鮮果蔬,少吃油膩辛辣食物;適當多吃紅豆、薏米、綠豆、冬瓜等祛暑、利濕、健脾的食物,少吃冰鎮食物,不要暴飲暴食。
2)“桑拿天”容易心生煩躁等不良情緒。建議靜坐、澆花、讀書、聽音樂等都有助於緩解煩悶心情。飲食上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20/7/2022
1) 紅肉是鐵元素的重要來源,而牛肉中鐵含量尤其豐富,遇到富含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的番茄後,牛肉中的鐵能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而在燉牛肉時,加上些番茄,還能讓牛肉更快變爛,縮短烹調時間。
2)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名菜,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這是因為,蘑菇中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雞肉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在熬制過程中,它們都會釋放出游離的谷氨酸鈉,產生協同作用,從而使鮮味大大增加。
21/7/2022
1) 煮綠豆湯時先煮沸水,然後放入綠豆,繼續小火煮8-10分鐘後倒出清湯。這樣煮出來的綠豆湯,可在空氣中較長時間在保持碧綠色澤,並且解暑效果好。
2) 空心菜屬於耐餓蔬菜,能讓人感覺飽。粗纖維素含量較豐富,具有促進腸蠕動、通便作用。此外,直心菜屬於深綠葉蔬菜,這類葉菜的顏色越深綠,其中的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B2、葉黃素、胡蘿蔔素、鎂元素等營養素的含量就越高。
22/7/2022
1) 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使其分解,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但必須注意,茶水不要太濃。
2) 三伏天,建議每天的喝水量不少於2000~2500毫升,尤其是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更應喝一杯水,如半夜醒來也可適量補點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預防血栓形成。
23/7/2022
1) 煮玉米時加點鹽更甜。在某種程度上,鹹味和甜味有協同作用,也就是說,微量的鹽能讓本來有甜味的食物更甜。煮玉米時,在水開後往水里加少許鹽,能提升玉米的口感,吃起來更清香,有絲絲甜味。一般情況下,煮4根玉米只需半勺鹽。
2) 煎魚前加點鹽不破皮。在煎魚之前,先在魚身上薄薄地抹上一層鹽,小魚醃制5分鐘,大魚醃制10分鐘左右。魚皮當中的水分會因此減少,魚皮變得有點硬,這時再去煎,就不容易破皮。
24/7/2022
1) 夏令菜肴以素為貴。飲食調養宜選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補而不膩的食品,如蓮藕、胡蘿蔔、蘋果、牛奶、豆漿、山藥、小米等食物,它們都有較好的健脾養胃、補氣生津作用。
2) 夏天出汗較多,經常感到口渴,建議常喝綠豆湯、黃瓜汁、赤豆湯、酸梅湯、番茄汁等有解渴防暑的作用。
25/7/2022
1) 炒蔬菜也建議後半程放鹽。同濟大學研究發現,炒菜時早加鹽會使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量高於晚放鹽。因為炒菜先放鹽,會讓食材出水帶走維生素C及其他水溶性維生素。
2) 烹飪建議:質地脆嫩、草酸和單寧含量較低的蔬菜,如生菜、苦苣、黃瓜、番茄、紫甘藍等比較適合生吃。建議生吃蔬菜時要選擇來源可靠的蔬菜,食用前清洗乾淨。
26/7/2022
1) “推薦東方膳食模式”: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豆製品;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推薦適量堅果、奶類;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2) 多項研究發現,番茄中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具有多種健康功效,燒熟的番茄中番茄紅素水準比生番茄更高。土豆搭配番茄,這兩種食材做湯營養美味。
27/7/2022
1) 研究表明,多吃優質蛋白,尤其是植物蛋白和某些動物蛋白(雞蛋、魚類等)可預防心臟病。另外,膳食纖維能增強胃部蠕動,對代謝綜合征有預防作用。
2) 三高人群飲食建議每天保證至少攝入1斤蔬菜、半斤水果,蔬菜要以深色為主,例如菠菜、油菜、芹菜、茼蒿、紫甘藍、紫蘇等,水果可優選糖分較低的品種,如櫻桃、聖女果、葡萄柚、蘋果等。
28/7/2022
1) 烤肉。肉在高溫炭火燒烤中,脂肪會高溫分解或聚合產生有害物,如致癌物苯並芘。對於酷愛烤肉的兒童,要控制進食數量及次數,並注意烤肉要避免在明火上直接烤制,同時多吃新鮮的蔬果。
2) 保持心情愉快,建議每個人都要經常笑,並從中學會自我調節。可以經常看看幽默影視劇、相聲、小品,或細心觀察身邊有趣的事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妨用幽默自嘲來應對。
29/7/2022
1) 三伏天,心情也要納涼。心情平靜,交感神經張力就會下降,血壓、心率、代謝、體溫也隨之下降。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2) 遠離脂肪肝,建議選擇低熱量飲食,多吃果蔬。減少飲食總熱量攝入,增加全穀類、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新鮮果蔬的攝入。
30/7/2022
1) 炒菜或拌涼菜時點幾滴陳醋或米醋,不僅能給改善菜品口感,也有助消化吸收,增進食欲。夏天各種微生物容易生長繁殖,而醋酸還具有抑菌作用,能對食物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2) 夏季消耗較大,清熱解暑的同時也應該適當進補。鴨屬水禽,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而且鴨肉不溫不熱,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適合容易上火的夏季吃。
31/7/2022
1) 大豆類製品的特點是優質蛋白質含量高, 不飽和脂肪酸佔有一定比例。增加豆類的攝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動物性食物消費過多帶來的肥胖風險,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
2) 水產品含優質蛋白質多,脂肪含量相對豬肉等紅肉低,而且含較多的 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三文魚、黃花魚、小平魚等水產品都不錯。


世界粵菜廚皇協會

世界粵菜廚皇協會[World Master Chefs Association for Cantonese Cuisine"WMACC"]是一個以弘揚粵菜文化,搭建國際廚藝交流平臺,提高粵菜烹飪藝術水準為宗旨的國際性組織,於2015 年11 月在香港註冊成立,發展至今,加盟成員機構已近50 個,覆蓋了歐、美、亞、澳等四大洲。並先後成立中國區總會、馬來西亞、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及香港等分會,而新加坡分會亦已於2023年7月正式成立,現共有7個分會。  粵菜師傅遍全球,幾乎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菜的影蹤。協會的使命正是向全世界弘揚粵菜文化,並搭建交流平臺。協會通過每兩年一次在世界著名城市舉辦的「世界粵菜廚皇大賽」,交世界朋友,溝通和交流最新業界資訊,推動粵菜文化的發展。 2015 年在廣州、2017 年在香港、2019年在澳門分別舉辦了首三屆大賽,第四屆賽事因環球疫情延至2023年,於2023年9月4至7日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古晉巿順利舉行。而2025年第五屆賽事已訂於中國廣東深圳巿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