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 7/2024

Posted by:世界粵菜廚皇協會 Posted on:8 月 1,2024

楊位醒提供 (只供參考)

1/7/2024

1) 特殊人群怎麼吃?超重肥胖、高血壓患者適合餐前吃水果;糖尿病患者適合兩餐間吃水果;蘆筍、蘑菇、豆類等嘌呤較高,不適合高尿酸血症或痛風患者吃;西瓜、梨等水果性較寒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

2)健康的減肥目標是體重的降低範圍在0.5~1.0kg/周,不科學減肥對肝臟有害。脂肪的快速消耗,會使脂肪酸大量進入肝臟、心臟等器官,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從而導致肝細胞壞死。一旦停止減肥措施,體重反彈也會非常明顯。

2/7/2024

1) 腎是人體的“發熱器官”,要想緩解上熱下寒,平時應注意養腎,可用平補之法,常吃枸杞、花生、黑芝麻、桑葚等藥食同源的食物。

2)球生菜、菠菜、苜蓿芽、西葫蘆都屬於高鉀低鈉、低熱量的蔬菜,適合三高人群食用。

3/7/2024

1) 中年多運動,晚年代謝力更好。堅持運動的人,患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更小。經常運動會使胰島素分泌下降的同時,胰島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以降低糖水平。換句話說,經常運動的人患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也會較小。

2)高嘌呤食物會導致尿酸水準升高而誘發急性痛風,主要代表是海鮮,如烤扇貝、烤蝦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另外動物肝臟、腎臟、胰臟、腦、沙丁魚、鳳尾魚、魚子、蝦類、蟹黃、酵母、火鍋湯、雞湯、肉湯、肉餡等也是高嘌呤食物。

4/7/2024

1) 控血脂時應注意儘量吃原味主食,如加了部分雜糧的米飯,不加糖的雜糧粥,全麥饅頭,加入雜糧粉的饅頭、煎餅、發糕等。

2)魚類對控血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主要是因為有ω-3脂肪酸的優勢。如果烹調魚類時加入太多的烹調油,就會引入過多的ω-6脂肪酸,失去其健康優勢,而且ω-3脂肪酸本來就容易因受熱而發生氧化損失。所以要避免吃油炸魚、油煎魚、幹燒魚等,推薦清蒸、清燉、烤箱烤之類烹調方法。

5/7/2024

1) 夏天,冰鎮西瓜成為很多人的晚餐。然而,西瓜等水果屬於生冷食品,如果空腹吃太多冰鎮的,很容易讓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突然受到刺激,出現收縮、痙攣,引發胃痛。長此以往,易患上胃腸疾病。

2)建議吃水果應儘量選擇當季的新鮮水果,早餐有水果品質更高。提醒:糖尿病人不宜在餐後吃水果,以免血糖升高太快,可在兩餐間適量吃些低糖水果。

6/7/2024

1) 夏季出汗過多容易損耗津液,常吃一些番茄、山楂、獼猴桃等略帶酸味的水果,能夠斂汗祛濕,有助於生津解渴、健脾消食。

2)老陳醋,酸味濃香、色深味重。原料:高粱、大麥、玉米、豌豆等。用途推薦:適合烹製一些突出濃郁酸甜或酸辣等風味的菜,比如醋溜白菜、酸辣土豆絲、酸辣湯、鍋包肉、糖醋排骨等。

7/7/2024

1) 夏季飲食,預防食源性疾病應遵循食品安全的五個基本原則: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證食品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2)夏季多吃些祛濕的食物,最先想到的是茯苓,其次是薏米,還有白扁豆、赤小豆、山藥、芹菜、冬瓜、綠豆芽等。

8/7/2024

1) 拉筋有助於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督脈是全身“陽脈之海”,督脈通則腎氣足,腎是先天之本、精髓之源,腎功能強,陽氣足,則人的精力旺盛,壽命延長。

2)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適合大多數人隨時進行,不僅簡單易行,而且效果顯著,是性價比非常高的養生方法。走路對身體健康的益處是多方面的,可以幫助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迴圈,降低血壓和血糖水準,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

9/7/2024

1) 冬瓜區別:嫩冬瓜一般上面會有毛,老冬瓜毛會變稀少,且有一層白色粉;中醫認為老冬瓜的解暑、利尿、祛濕功效比較強,藥膳優先選用老冬瓜。

2)絲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小暑節氣食用絲瓜,可清熱祛暑,生津止渴。10/7/2024

1) 新鮮果蔬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深海魚類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均對大腦有益;全穀類含有的營養素也利於大腦發育。

2)睡覺前儘量不看手機,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中午抽空睡15分鐘。工作學習之餘,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聽音樂、冥想等,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慢慢減輕壓力。

11/7/2024

1) 薏米綠豆粥。材料:薏米100克,綠豆100克,廣陳皮1瓣,大米100克。適合近期因煩熱天氣而食欲不振、口渴欲飲、潮熱汗多、心煩失眠、小便黃赤的朋友。

2)俗話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醋泡薑,不僅祛濕,還有助於健脾胃,能刮油去脂。夏季人們容易貪涼,吃生薑可以有效驅除體內多餘寒氣,讓身體更加輕鬆無負擔。

12/7/2024

1)熬夜人群“三伏天”的養生關鍵是滋陰潤燥,補充足夠水分,預防因為汗出過多、水分丟失而導致的上火不適,同時飲食避免辛辣、煎炸。推薦:石斛陳皮煲水鴨。

2)來自瑞士聯邦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胡蘿蔔中提取的天然聚乙炔,有助於延緩、改善或預防人類衰老相關疾病。

13/7/2024

1) 豆類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同時能增加飽腹感,有助控制體重。研究顯示,增加大豆及其製品攝入可改善肥胖,有助降低超重和高膽固醇血症的亞洲人群的體重、腰圍等。

2)各種新鮮豆角、嫩豆,都可作為蔬菜來吃。澱粉豆類,也被稱為雜豆,可以作為雜糧的一種,當主食來吃,蒸米飯、煮粥的時候都可以放一點,包括紅小豆、綠豆、鷹嘴豆、腰豆、小扁豆,以及各種芸豆等。

14/7/2024

1) 中醫認為,夏季養心,宜多吃紅色食物,比如紅棗、番茄、櫻桃、葡萄柚、藏紅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養心、溫陽、助眠的功效。

2)夏季祛濕建議:西瓜翠衣湯。西瓜皮也叫西瓜翠衣,其味甘、性涼,入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渴,利濕通淋的作用,適用於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等。

15/7/2024

1)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為什麼吃餃子?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三豆湯中,綠豆、赤小豆能起到清熱、解暑、利濕的功效,黑豆則健脾補腎。綠豆和赤小豆都是寒涼之物,黑豆的加入,對它們的寒涼性有一定的抵消。三豆湯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最重要的是,三豆湯能幫助祛痘除痱子,治療多種小兒病。

16/7/2024

1)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顯著的抗氧化能力,能預防細胞及心血管內皮損傷,保護心血管。同時,花青素對眼部健康有益,有促進眼部血液迴圈、保護視網膜、緩解視疲勞等作用。

2)夏季酷暑難耐,宜多攝取瓜果以清熱解暑,有效滋潤身體,緩解燥熱。適量增加魚肉、鴨肉及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且性偏涼的食物,有助於滋陰潤燥,調節體內陰陽平衡。

17/7/2024

1)入伏後,飲食要遵守“三多三少”的原則。“三多”為多補充優質蛋白,多補充纖維素,多補充維生素,適當食用如蛋、魚類、乳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2)游泳是一項低衝擊、低損傷的運動。對於平時沒有運動基礎的人,游泳是較為合適的入門運動。游泳泡在水裡,不僅感受不到出汗,還可以避暑納涼,很適合夏天。

18/7/2024

1)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適合體內有熱毒、易上火的人食用。鴨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專家建議,煮鴨肉粥、清燉鴨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2)夏天,空調是必需品,但空調不能一直對著頸椎吹。因為空調的冷氣會使頸椎周圍的軟組織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所以吹空調時溫度不要低於26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

19/7/2024

1)紅莧菜富含鈣、鉀和鎂等多種礦物質營養元素,其中鎂元素對維護骨骼健康和心臟健康至關重要,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常量元素。

2)生吃或熟吃番茄各有優勢,不會影響整體營養的吸收。若想保留番茄中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追求便捷與良好的口感,可以生吃番茄,有一定的飽腹感。

20/7/2024

1)陰虛的人往往一補就“上火”,調理重點在於滋陰清熱。少吃蔥薑蒜、辣椒、羊肉等燥熱的食物,食用生薑時不建議去皮;適合吃百合、銀耳、雪梨、葡萄、鴨肉、蓮藕等甘涼滋潤的食物。

2)平時出汗較多的人,要多吃豆製品和乳製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鉀含量豐富的食物。還要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如紅豆、綠豆、燕麥等粗糧,適量吃些動物肝臟。

21/7/2024

1) 天熱造成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用一點白扁豆煮粥吃,既豐富主食,又能消暑健脾胃。白扁豆和薏米各50克,用水浸泡2-4小時,然後和50克綠豆混合一起煮。

2)綠豆的抗氧化物質主要存在于豆皮中,抗熱解暑成分也在豆皮中。因此,煮綠豆湯時,先煮10分鐘左右,趁著湯還是碧綠澄清時,先喝湯,然後加些水,把綠豆煮到合適的口感,吃綠豆粥。

22/7/2024

1) 在傳統醫學裡,肚臍還有一個學名——神闕穴,是人體唯一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同時,它也是一個寒氣入口。睡覺時得蓋著被子來保證身體不受寒涼,尤其是肚臍這個寒氣入口。

2)夏天或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損失很大,鉀的流失最多,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用綠豆糖水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礦物質。

23/7/2024

1) 小茴香是一種多功能的植物,幼苗可作為蔬菜食用,種子則常作為藥材使用。在中醫理論中,小茴香具有溫肝、補腎、調脾、開胃的功效,對於緩解中焦及下焦的寒涼有顯著效果。

2)鴨肉性涼,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鴨肉適合夏季食用,吃起來滋補不燥,還能解暑。可以和蓮藕、冬瓜、薏米等食材一起燉成老鴨湯喝。

24/7/2024

1) 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的功效,蓮子和綠豆一起搭配,可以發揮更佳的清火解毒效果。

2)土豆屬於高鉀低鈉的食物。中醫認為,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益氣調中、緩急止痛的作用。三伏天裡,適當食用土豆,既能補充鉀元素,又能健脾開胃,增強消化功能。

25/7/2024

1) 夏季人容易煩躁不安、胸悶氣短,尤其小暑大暑出汗多、體力消耗大的時候。可以喝點酸棗仁粥、荸薺水。

2)夏天不太喜歡吃熱的,可以吃點涼麵。麵條選用蕎麥面,蕎麥中的維生素B1、B2含量位居各種雜糧和豆類之首,膳食纖維含量高,可提高飽腹感,同時蕎麥中的黃酮類成分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26/7/2024

1) 夏季流汗多,吃土豆補鉀。土豆最佳的烹飪方式依次為:蒸、烤、煮。這些方式營養素損失相對少,土豆中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也會保持在最低值。

2)中醫認為,鴨蛋性涼,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等功效。鴨蛋羹的做法很簡單,鴨蛋碗中打散,加入適量水,滴幾滴香油和鹽,放入蒸鍋中蒸15-20分鐘,趁溫服食即可。

27/7/2024

1)養脾並非一兩天的事情,需要從改變日常習慣入手。脾虛的人可少食多餐,選擇一些補脾益氣升陽的食物,如薏米、山藥、蓮子、芡實、茯苓、紅棗、生薑、羊肉等。

2)脾喜歡溫暖的環境,因此脾虛者夏季要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如果開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控制在26℃左右為宜,少吃或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冬季更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寒。

28/7/2024

1) 生薑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功效,其中的薑辣素可促進血液迴圈。胡椒辛熱,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的功效,還能刺激味蕾、增進食欲,有助於改善天熱引起的食欲不振。

2)荔枝性溫味甘,有補益氣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伏天出汗多,適當吃點荔枝有助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但熱性體質的人或糖尿病、口腔潰瘍患者應少吃。

29/7/2024

1) 靜坐養心延壽命,調身調息更調神。《清靜經》有雲:“人若常保清淨,天地之氣皆歸附。”定期靜坐15-30分鐘,可助頭腦清晰,提升生命品質。

2)醫學研究揭示,牙齒新陳代謝的最佳溫度區間為35℃-36.5℃。若水溫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對牙齒和牙齦造成不良刺激。採用溫水刷牙,能更有效地清除口腔內的細菌和食物殘渣,使牙齒更加堅固,從而延長其使用壽命。

30/7/2024

1)夏季吃“溫熱”食物,與自然界的熱氣相應,能祛除體內寒邪。比如飲食中可加入生薑、胡椒佐味,還可以將龍眼肉與蓮子、百合煮水飲用,有除煩安神的效果。

2)高脂肪食物如紅燒肉、炸雞等,長期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加速血管壁脂質沉積,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進而影響認知功能。

31/7/2024

1)蔥屬蔬菜,是個大家族常見種類包括大蔥、洋蔥、小蔥、大蒜、韭菜、韭黃等。其共同特點是富含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質,包括含硫氨基酸、黃酮類化合物、硒及其他抗氧化物等。

2)吃“心臟友好”食物。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粗雜糧、瘦肉、魚類或低脂乳製品的攝入。少吃香腸、熱狗、火腿等加工肉類,煙熏、燒烤肉食也要儘量避免。


世界粵菜廚皇協會

世界粵菜廚皇協會[World Master Chefs Association for Cantonese Cuisine"WMACC"]是一個以弘揚粵菜文化,搭建國際廚藝交流平臺,提高粵菜烹飪藝術水準為宗旨的國際性組織,於2015 年11 月在香港註冊成立,發展至今,加盟成員機構已近50 個,覆蓋了歐、美、亞、澳等四大洲。並先後成立中國區總會、馬來西亞、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及香港等分會,而新加坡分會亦已於2023年7月正式成立,現共有7個分會。  粵菜師傅遍全球,幾乎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菜的影蹤。協會的使命正是向全世界弘揚粵菜文化,並搭建交流平臺。協會通過每兩年一次在世界著名城市舉辦的「世界粵菜廚皇大賽」,交世界朋友,溝通和交流最新業界資訊,推動粵菜文化的發展。 2015 年在廣州、2017 年在香港、2019年在澳門分別舉辦了首三屆大賽,第四屆賽事因環球疫情延至2023年,於2023年9月4至7日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古晉巿順利舉行。而2025年第五屆賽事已訂於中國廣東深圳巿舉行。